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分析說明如何保證投資市場的穩定發展。

分析說明如何保證投資市場的穩定發展。

●2006 54 38+0“6月14”之後,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即市場結構由個人投資者向機構投資者轉變。

●從65438點到0999點,滬深兩市月均換手率為33.97%,2002年下降到20.39%。這至少反映了投資者長期持股的趨勢。

●作為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壹,基金的持股從相對集中走向相對分散。基金投資過度分散不僅不能防範風險,還可能陷入分散投資風險。

●今年主流券商普遍下調盈利預期,更加註重對市場走勢、上市公司、競爭對手的深入研究,采取建立適度分散的投資組合模型,重點持有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波段滾動操作的方法。分析主流資金的真實目的,尋找最佳盈利機會!)

選擇“6.14”為轉折點的思考

證券市場經歷了從散戶到機構投資者的結構性轉變,這是壹個動態的過程。為了討論方便,本文將2001年6月份滬深指數同時達到最高點的那壹天作為市場結構轉換的重要分水嶺,但這種劃分只是相對的。

零售時代的市場運作特征

1.2006 54 38+0“6月14”之前,市場投資者結構的主體是散戶。

1991—1998,散戶是滬深股市的主力軍。在此期間,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不僅開了幾個賬戶,還將資金不僅投向了證券市場,還投向了房地產等領域。到了1998,管理層意識到,壹個穩定的證券市場必須是機構投資者主導的。特別是1999,政府允許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上市公司的資金進入股市,標誌著中國證券市場從散戶向機構投資者的快速演變。

第二,散戶時代證券市場的主流運行特征是投機。

1,股價波動較大。

2006 54 38+0“6月14”之前的滬深股市,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機構投資者坐莊,散戶跟村,股評“套住莊家”,熱衷於研究莊家的行為。還有壹些大機構操縱市場,造成股價巨幅震蕩。(詳見表1)

2.投機氣氛濃厚。

在散戶主導的市場環境下,部分機構投資者是市場操縱者。部分機構推高股價或聯手上市公司炒作。壹些機構對上市公司的重點投資及其股價的飆升,並不是因為當初對其投資價值的認可,而主要是為了從二級市場的炒作中獲利,擴大圈錢規模。通過部分機構投資者與散戶的博弈,形成了“中科系”等眾多大型機構大鱷。市場行為方面,“6.14”之前市場換手率極高。在1996達到頂峰時,滬深兩市換手率分別為760%和950%。直到2006年6月5438+0,才逐漸降低到126%和132%,仍然遠高於發達國家。滬深股市的高換手率說明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時間較短,普遍存在投機現象(見表3)。

3.由於信息不對稱,非法操縱更加突出。

當時由於股票市場深層機制的缺陷和信息披露的不規範,上市公司造假行為時有發生。壹些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集中資金優勢,憑借有利的交易地位和交易手段操縱市場。據統計,近三年來,我國平均壹家上市公司發生兩次大規模資產重組事件。個別上市公司頻繁重組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二級市場股價炒作的需要,為了滿足增發的要求,為了大股東更徹底的把上市公司的資產據為己有。需要司法介入查處的案件先後有易安科技股價操縱案、銀廣夏財務造假案、中科創業內幕交易案、股價操縱案等。

機構投資成為主流。

壹、市場和監管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14”之後,市場和監管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市場結構由個人投資者向機構投資者轉變。

從監管的角度來看,管理層對證券市場采取了嚴格的監管措施,並陸續出臺了壹系列政策法規。從市場來看,從2001的6月份開始,滬深指數開始大幅調整,到2月底,滬深指數跌幅超過1/3。在市場和監管發生巨大變化的環境下,證券市場的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機構越來越成為證券市場的投資主體。

第二,“看得見的手”培育機構投資者

滬深市場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基本可以分為兩部分:壹是政府力量推動的機構投資者發展;二是民間力量推動的機構投資者發展。政府力量推動的機構投資者包括證券公司、基金、信托投資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

證券公司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證券公司數量已達124家,註冊資本1043億元。此外,部分券商還存在壹些不同形式的委托理財資金。

截至11年末,國內封閉式基金數量已增至54只,規模近800億元。除了封閉式基金,截至目前,* *共有17只開放式基金,規模超過560億元。而且根據目前開放式基金的發行和發展趨勢,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開放式基金進入證券市場。

到2002年,保留了57家信托投資公司。就這些信托投資公司的資本金而言,57家信托投資公司的資本金應該在600億元左右(平均每家654.38+0億元)。按照自用固定資產和股權投資余額不超過其凈資產80%的原則,簡單估算其可投資於證券市場的自有資金約為480億元。此外,信托投資公司可以將委托資金投資於證券,其可用規模應與自有資金相當,約500億。

保險基金和社會保障基金

截至2002年11年末,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產已達6167億元。以10%的平均市場規模計算,國內保險資金可投資股市約610億元。另外還有投資理財的保險費,可以投資股市100%,大概400億左右。2002年6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總規模約為11000億元。

第三,機構投資者成為市場主流

1,國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從國外市場來看,證券市場的走勢應該是機構主導的。美國、英國等保險基金、* *共同基金、養老基金穩定持有股市大部分股份;以日本為例,法人機構相互持股,機構也占主導地位。而且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有所提高。美國機構投資者占美國總股本的比例從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第三季度末的46.7%。其中,養老基金從0.8%上漲至19.8%,養老基金從2%上漲至17.9%,保險公司從3.3%上漲至7.3%。

2.滬深兩市開戶數構成及變化趨勢。

機構的數量、規模和換手率可以反映證券市場是否由機構主導。目前機構投資規模約為6543.8億元,是當前市值的76.65%,體現了壹個機構時代的特征。

從開戶數來看,目前市場也開始顯現出機構的主導地位。從1995到2002年,機構開戶數占總開戶數的比重不斷上升(表2),尤其是新增開戶數增速變化明顯。

3.離職率在逐漸降低。

換手率也是反映證券市場結構的壹個重要特征。表3列出了滬深1999到2002年的市值、流通市值和換手率。壹般來說,換手率越高,資金進出越頻繁。而資金的頻繁流入流出,多是小資金流動的結果,而大資金很難頻繁易手,進行頻繁的資金流動。從表3可以看出,滬深股市1999的月換手率為33.97%,2002年2月下降到20.39%。當然也不排除換手率下降是因為市場不景氣。不過,這至少反映了投資者長期持股的趨勢。

種種跡象表明,證券市場的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即從個人投資者為主體向機構投資者為主體轉變。

該基金面臨分散投資的風險。

隨著結構的變化,機構投資者的主流操作行為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壹,基金的持股從相對集中變為相對分散。

第壹,股權集中度降低。

壹般來說,股權集中度越高,機構重倉持有壹家或幾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可能性越大。相反,機構持股可能相對統壹。根據我們的分析,從1998到65438+2002年2月到9月,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是下降的。以開元基金為例,開元基金1998年2月的持股集中度為76.45%,2002年9月下降到42.28%。整體來看,從1998到2002年9月,基金持股的平均集中度也在下降。1998,65438+2月,基金持股整體集中度為61%,1999,65438+2月,2000年為55.37%。持股集中度的降低,說明投資證券市場的資金不是集中在壹只或幾只股票上,而是采取分散的策略,將資金平均或相對平均地投入到各個基金組合中,這壹點從後面的持股數量分析中也可以看出。

第二,投資越來越分散。

基金運作的第二個變化是投資越來越分散。看看這幾年基金的持股數量,就會發現這個趨勢。2002年6月,52只基金(含開放式基金)的平均股東數為11.39,翻了近壹倍。股東數量的增加,說明基金投資越來越分散,組合投資正在成為基金投資的主流,也反映出基金投資行為越來越謹慎。從相對分散和相對集中的回報來看,如果持股公司數超過124.6,持股公司數小於124.6,則16的分散投資基金中有5只在2002年年中盈利,盈利比例為31.25%。相反,35只相對集中的投資基金中有8只實現盈利,盈利比例為22.86%。分散投資基金的盈利能力相對好於集中持有基金。

第三,過度分散投資能否降低風險?

分散投資能降低基金的投資風險嗎?根據對本基金的分析,我們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結構下過度分散投資並不能降低本基金的風險。

據統計,扣除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的漲跌後,我們發現基金在持股相對集中的時期業績明顯好於持股相對分散的時期。從基金總收益的同比增長率來看,在持股相對集中期間(1999.12.30-2001.6 . 30),除2006年6月30日指數與基金業績增長出現背離外,基金業績(收益增長率)顯著好於大盤指數。相反,在持股相對分散的時期(2001.6.30—2002.6.30),基金業績明顯差於大盤指數的波動區間。基於此,我們判斷2001可能是基金投資行為變化的壹個分界點。

從同期不同基金的表現來看,基金的收益和基金的持股數量之間會得出壹些不同的結論。2002年年中,16分散投資基金中有5只實現盈利,盈利比例為31.25%;35只相對集中的投資基金中有8只實現盈利,盈利比例為22.86%。分散投資基金的盈利能力相對好於集中持有基金。但仔細觀察這些收益不錯的基金,會發現有相當壹部分持股相對分散、業績較好的基金是新上市的封閉式基金,如豐和基金、弘陽基金、基金科瑞基金等。因為這些基金入市較晚,時機也相對較好,所以很明顯它們的整體表現要優於老基金。如果排除這些基金,股份相對分散的基金業績未必好於股份相對集中的基金。

不難看出,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持股相對集中的基金業績都優於持股相對分散的基金。這似乎給了我們當前基金運作的壹個啟示:在當前的市場格局下,機構投資應該還是相對集中的。過度分散使得基金在每只股票中的持股數量相對較少,基本上成為了“散戶大戶”,散戶在股市中的被動挨打在基金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因此,基金投資過度分散不僅不能防範風險,還可能陷入過度分散投資風險。

機制博弈的運行特征

第壹,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博弈

市場進入機構博弈時代後,機構面對的主要對手也是機構,相互了解,市場行為和操作手法相似。目前各類證券投資基金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投資理念和操作風格。機構的散戶行為使得各大基金的投資品種大同小異,主要依靠小波段、小批量、高頻獲利,以短線投機為主。證券投資基金正在失去資金量大、持股集中的優勢,沒有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鑒於滬深兩市機構以基金和券商為主(目前保險資金和私募基金基本都是通過基金管理公司或券商進入市場),真正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優秀上市公司仍然不多,基金運作采取了極度分散持股的策略,機構交叉持股的情況必然非常嚴重,可供券商選擇和建倉的價值上市公司非常少。對於券商來說,面對機構之間的博弈,壹方面需要調整心態,如何應對激烈競爭沖擊下來自商業銀行、信托、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行業的嚴峻挑戰,成為關系到券商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另壹方面,在操作方法上,券商不僅要研究券商與基金的博弈行為,還要研究券商與券商的博弈行為。在壹個只有少數人賺錢的遊戲裏,只有少數堅持自己操作特色,采取不同方法的券商才會真正盈利。

第二,從券商的投資行為看未來機構的經營特點。

目前由於機構博弈時代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各種運營策略和行為的對錯還需要長期的實踐檢驗。但從2002年強勢股的表現來看,強勢股的籌碼大多比較集中,券商之前的操作特點依然存在。但主流券商根據加強政府監管、降低市場波動性和換手率的特點,普遍降低盈利預期,更加註重對市場、上市公司和競爭對手的深入研究,采取建立適度分散的投資組合模型的方法,重點持有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波段滾動操作。從2002年以來證券投資基金的盈利情況來看,極度分散化投資是非常被動的,目前並不能真正降低風險。因此,在少數人賺錢的市場中,機構未來的博弈策略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快速提升研究能力,尋找價值投資機會,采取合理分散、適度集中的模式。壹方面可以避免成為散戶,另壹方面可以保持靈活性和流動性,成為市場上少數賺錢的人。

表1深圳a股1991.12.31—2006 5438+0.12.31前10個股。

排名代碼名稱最高價(元)最低價(元)幅度(%)

1 000503海虹控股80 0.4 19900

2 000008 ST易安126 438+0 3.07 438+04.33。

3 000534汕頭電力A 14.7 0.5 2840

4 000021深度科技A 70 2.4 2816.67

5 000537南開黃金50.22 1.95 2475.38

6 000504 CCID媒體34.65 1.4 2375

7 000023深天地A 31.6 1.3 2330.77

8 000502瓊能源46.35 2.05438+0 2205.97

9 000539廣東電力A 27 1.27 2025.98

1000035中科健A 59.2 2.95 1906.78

表2滬深a股投資者構成(截至上海2002.10和深圳2002.11)

年份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組織(萬戶)5.64 7.58 12.48 14.18 18.47

個人(萬戶)232 2285 3304 3879 4443

合計(萬戶)1238 2293 3317 3893 4462

機構占0.46 0.33 0.38 0.36 0.4438+0。

家庭比例(%)

2000年2001 2002年

組織(萬戶)21.48 31.33 35.63

個人(萬戶)5081 6461 6761

合計(萬戶)5103 6482 6797

機構占總數的0.42±0.48±0.52。

家庭比例(%)

表3滬深交易所199912-2002.11換手率表

1999 2000 2001 2002

上市公司(單位)949 1088 1160 1220

市值(億元)26471,48091,435,2240347

流通市值(億元)8214 16088 14463 13047

月均換手率(%)33.97 41.82 16.93 20.39。

表4基金收益指標與滬深綜合指數的比較

2002.6.30 2001.12.31 2001.6.30

凈收益(%) -6.63 5.87 6.19

總收益同比-161.5 -79.46 -73.65。

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 -5.37 -37.66 -22.42

股息率(%) 13.65

上證指數漲跌5.27 -25.79 6.97。

振幅(%)

深證綜指漲跌6.52 -27.7 3.55。

振幅(%)

2000.12.31 2000.6.30 1999.12.31

凈收益(%) 41.05 30.6 17.97

總收入較上年同期125.77 540.34 120.56。

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29.15 15.16.5438+07

股息率(%) 90.59 91.97

上證指數漲跌7.54 44.26 -19.09。

振幅(%)

深證綜指漲跌5.59 47.7 -20.77。

振幅(%)

  • 上一篇:阿裏巴巴關鍵詞是什麽?
  • 下一篇:-85的補碼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