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站長素材 - 儒道佛三家文化傳統作文

儒道佛三家文化傳統作文

先驗)的形上層次。但不像西方哲學那樣,分為兩個對立的實體或截然不同的世界。 前期儒家有“本心”與“欲心”、“道心”與“人心”、“未發”與“已發”之分。認為人人都有道德本心,人人都有善或向善的潛在能力,這是實現心靈境界的內在根據。道家主張認知心與道德心之分,後者是實現“道”的境界的主體根據。佛教哲學主張“壹心開二門”,(即“真如門”與“生滅門”),後來又明確提出本體心與作用心之分。這壹思想的提出,表明它很重視二者的“相即”、“無礙”和“圓融”,這才是中國佛學的特點。 很清楚,儒、道、佛的心靈哲學,都是從“存在”的意義上解釋心的,即認為心是壹種精神存在。他們既不承認有不死的靈魂,也不承認任何觀念實體或精神實體(唯識宗有些例外),但它們承認,“心”是存在的,境界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狀態。所謂“本體心”,並不是從實體意義上講本體,而是從本源意義上講心的本真狀態或本然狀態,或者叫“本來面目”(禪宗),它的實現即所謂境界。所謂“作用心”,則是從功能上解釋心的,即認為心有知覺、情感、欲望、意向等活動,本體境界就是靠功能、作用實現的。所謂“體用壹源”,就是存在與功能的統壹,通過功能而顯其本體,通過活動而實現其境界。這壹點在佛學和理學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正因為儒、道、佛的境界說都是建立在心靈哲學之上,而心靈不是實體,只是“本真”狀態及其活動。因此,他們都主張,人人都可成聖、成真、成佛。理想境界既在彼岸,又在此岸,能不能達到,關鍵在於心靈自身,並不需要外在力量的啟示和拯救。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儒、道、佛具有某種人文精神,不同於西方的宗教神學。 三家的最大區別在於對心的存在內容的不同解釋。儒家肯定道德心的存在,而佛、道則持否定態度(此“道德心”指“仁義心”)。在“知”的問題上,儒家肯定經驗知識,主張“下學而上達”,道與佛則主張“靜觀”與“空觀”,即通過排除經驗認識而實現

  • 上一篇:芒果TV綜藝《我們的滾燙人生》被指控盜用視頻,該節目將承擔哪些責任?
  • 下一篇:50高分!如何把壹個視頻的聲音替換給另壹個視頻裏(手機軟件!)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