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站長素材 - 三國演義中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三國演義中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三國演義》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寫起,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國統壹為止,前後***97年。它描述了三國時期紛繁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它的主要思想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三國之間軍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當時各種鬥爭的經驗和智慧。這些可供我們借鑒。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種鬥爭的經驗、智慧和才能。

2、揭示了當時矛盾重重、動亂不安的局面。這能幫助我們認識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反動本性。

3、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動亂年代裏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與和平統壹的願望。小說描敘了封建軍閥屠殺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園荒蕪,生產雕敝,白骨如山,餓莩遍野的歷史事實。作者對堅持分裂割據的軍閥進行了鞭撻和嘲諷;對於曹操,雖不贊成由他來統壹天下,但在寫他同北方軍閥進行鬥爭時,卻如實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來寄希望於蜀漢,把劉備、孔明作為仁君、賢相的典型來塑造,希望他們君臣際會,作出壹番功業,統壹中國,使百姓安居樂業。這種反對分裂、主張統壹的思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具有進步意義。

4、“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十分鮮明。尊曹或尊劉,是歷史家長期的爭論,這不過是封建正統觀念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不同表現。《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傾向,既繼承了晚唐以來三國故事,直到《平話》壹貫“尊劉”的文學傳統,又繼承了東晉習鑿齒和南宋朱熹“尊劉”的史學傳統,表現了為東晉、南宋偏安的漢族王朝爭正統,反對入侵的外族統治的思想傾向,反映了元明之際漢族人民的民族意識。

此外,《三國演義》還大力宣揚了劉、關、張的“義氣”。所謂義氣,內容十分復雜,既滲透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道德觀念,也包含著當時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當時具有積極意義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義氣互相團結,互相救援。但是由於義氣不是從階級觀點出發,而往往是從個人恩怨出發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 《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

  • 上一篇:大學必看富蘭克林寫作法
  • 下一篇:機場跑道航班降落引導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