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壹支歌曲與四位作者

壹支歌曲與四位作者

文/余光

1941年7月以後,新四軍六師十八旅從蘇常太清鄉區突圍,轉戰來到蘇北地區,受到新四軍軍長陳毅的接見,陳毅鼓勵六師十八旅要成為“模範遊擊兵團”。軍長的指示激發了文化工作者的創作熱情,六師十八旅五十二團宣傳股長過鑒清,找來了華中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的黃葦,他說:“最近,陳毅軍長對六師十八旅有個指示:妳們要成為遊擊兵團的模範。妳是從‘魯藝’畢業的,既善唱歌,又會譜曲,我想把我們的團史寫成壹支歌,由妳譜曲。”黃葦聽後,感到這是壹個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愉快地接受了這項特殊的任務。

過鑒清是位江抗老戰士,對五十二團的發展史十分熟悉,這是壹支由36個傷病員在陽澄湖畔發展壯大起來的部隊,最後由過鑒清敲定歌曲題目為《妳是遊擊兵團》,全面反映十八旅和五十二團發展壯大和轉戰大江南北的戰鬥歷程。僅兩天時間,過鑒清就把歌詞寫了出來,句式長短不壹,初看像新詩,又不很押韻,內容卻很豐富。過鑒清把歌詞交給團政治處主任彭沖過目,彭沖十分細致地逐句修改,過鑒清又把歌詞交給當年在陽澄湖畔養傷的老戰士們過目,他們都提出了許多中肯的修改意見。歌詞形成後,交給黃葦譜曲。黃葦首先充分理解歌詞的含義,爭取盡可能達到詞曲的完美統壹。這支歌終於在1943年11月份完成,不久在全團教唱。

1944年,十八旅旅部組織全旅歌詠隊會演,五十二團的歌詠隊唱的就是這支歌。那天,隊員們的興致很高,壹個個唱得雄赳赳,氣昂昂,十分雄壯,旅政治部主任劉飛、參謀長夏光等觀看演出後,十分滿意。當時劉飛、夏光等首長認為,當年由36個傷病員發展起來的不僅是五十二團,還有五十四團,這支歌應該成為十八旅的戰歌。於是這支歌後來又加了壹個“歌頌十八旅”的副標題。

? 第壹位作者崔左夫〔照片〕。1982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卷》的“蘆葦火種”條目寫道:劇本取材於崔左夫所寫的《血染著的姓名》。早在1948年11月13日,作為戰地記者的崔左夫參加采訪淮海戰役,華野壹縱隊司令劉飛指著打掃戰場歸來的壹支部隊對崔左夫說:“這個團的前身是新四軍六師十八旅五十二團,最早的壹批戰鬥骨幹是留在陽澄湖畔蘆葦蕩裏的‘江抗’傷病員,他們的經歷,以後妳可以寫壹寫……”跟隨劉飛的警衛說:“我們的司令員對十八旅有很深的感情,那些養傷的傷病員發展成團時,他任團長;發展成旅,他任旅長;發展成師時,他任師長。他肚裏的戰鬥故事很多很多,以後有機會,妳好好的來采訪他。”事隔九年,1957年6月,崔左夫專程來到蘇州、常熟、太倉等地采訪了兩個多月時間,寫出了紀實文學《血染著的姓名----36個傷病員鬥爭紀實》壹文,這就為後來創作的滬劇《蘆葦火種》提供了素材。

第二位作者劉飛〔照片〕。195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前夕,《紅旗飄飄》雜誌編輯部向全軍高級幹部征集革命回憶錄。當時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的劉飛接到通知後,決心將他那段在東路地區的抗戰故事寫出來。然而,正當劉飛提筆寫回憶錄時,他患病了,去莫幹山療養。在療養地,劉飛時時回憶起當年36個傷病員以及江抗部隊同日偽鬥爭的往事,覺得不寫出來於心不安。於是,他抱病口述,由他夫人朱壹,秘書高松記錄整理,寫成了長篇回憶錄《火種》。這篇洋洋10萬字的回憶錄,著重敘述了它身受重傷後在陽澄湖畔堅持敵後鬥爭的故事,以及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後來,劉飛將其中的有關章節取名《陽澄湖畔》,先後發表在上海《萌芽》和江蘇的《雨花》文學雜誌上。阿慶嫂的扮演者丁是娥在回憶劉飛的文章中寫道: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我們劇團創作和演出了現代滬劇《蘆蕩火種》。這出戲取材於壹篇軍史征文《血染著的姓名》。這場鬥爭,正好是當年劉飛同誌所領導的部隊的鬥爭生活的壹部分……劉飛詳細詢問了《蘆蕩火種》創作和演出的情況,高興地表示滬劇能反映部隊生活是壹件非常好的事情。他還鼓勵我們到部隊去深入生活。

第三位作者文牧〔照片〕。1959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編劇文牧和黨支部書記兼團長陳榮蘭,計劃寫壹部反映江南新四軍艱苦奮鬥的現代滬劇,在閱讀了《血染著的姓名》後,頗受啟發。後又看到了劉飛的回憶錄,兩人壹致認為,這兩個作品可以作為素材,創作壹部抗日傳奇劇。於是,他們采訪了劉飛將軍,劉飛將軍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還安排他們深入部隊采訪收集材料。他們參觀了軍史展覽館,見到了36個傷病員名單,並了解到傷病員在戰鬥中用生命奪得九六式重機槍的經過。不久,由上海市人民滬劇團集體創作、文牧執筆的現代滬劇《碧水紅旗》誕生了,也許受劉飛回憶錄《火種》的影響,1960年把劇名改為《蘆蕩火種》。為了提高該劇的思想水平和演出藝術水平,劇組全體人員深入到故事發生地常熟橫涇(現沙家浜鎮)進行體驗生活,采訪新四軍老戰士和當地的地下黨老同誌,聆聽他們講述的蘆蕩鬥爭故事,參觀了抗戰遺址和革命文物。劇組還到浙江某部與戰士們壹起生活,壹起操練,體驗解放軍的氣質和思想感情。滬劇《蘆蕩火種》劇本經過三次大的修改,日趨成熟。劇團及時派出了很強的陣營,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丁是娥飾阿慶嫂,解洪元飾陳天民,張清飾郭建光,石筱英飾沙奶奶,陸敬業飾沙七龍。邵濱孫飾刁德壹,俞麟童飾胡傳魁。1964年3月5日,重新修改後的《蘆》劇在上海上演後,連演370場,觀眾達56萬人次。壹個劇目由壹個劇團連演7個月,經久不衰,這在解放15年來的上海戲曲舞臺上還屬首次,也是上海滬劇團建團十多年來演出的全部劇目中,連續上演時間最長、上座率最高的劇目。由文化部安排,於1964年1月22日《蘆》劇進京上演,劉少奇、李先念、薄壹波等國家領導人出席觀看。滬劇《蘆蕩火種》上演後,在戲劇界和觀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僅上海壹地,就有不同劇種的9個劇團對《蘆》劇進行移植演出,在全國演出《蘆》劇的劇團竟有31個之多。

第四位作者汪曾祺〔照片〕。1963年春,江青到上海小住,她看了上海人民滬劇團演出的《蘆蕩火種》後,引起了她的極大興趣,於是決定把《蘆》劇交給水平高、影響大的北京京劇院改編成京劇。北京京劇院迅速成立了創作組,由汪曾祺、楊毓瑉、肖甲、薛恩厚等組成。當時汪曾祺是摘帽“右浱”,因為要改戲,被突擊“解放”,批判留用。在4個創作組成員中,楊毓瑉是藝術室主任,肖甲是劇團團長,薛恩厚是劇團黨委書記,因此,劇本改編的主要任務落在汪曾祺身上。汪曾祺作為主要執筆者,對《蘆蕩火種》的劇本改編,再次進行了認真的定位,他把功夫放在劇本的文學性上。比如《智鬥》那場戲當刁德壹抓住阿慶嫂說的“司令常來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樹好乘涼”,陰險地提出:“新四軍久在沙家浜,這棵大樹有陰涼,妳與他們常來往,想必是安排照應更周祥?”這時阿慶嫂洞察刁德壹的蛇蠍心腸,她唱到:“壘起七星竈,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壹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人壹走,茶就涼,有什麽周詳不周詳?”後來汪曾祺說,這段唱詞是從蘇東坡的《汲江煎茶》中的“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脫化出來的。在對劇中人物塑造下功夫時,汪曾祺註意吸收京劇折子戲的長處,盡可能把每場戲寫得集中、緊湊,防止松散、拖沓。如今,這出戲中的《智鬥》《授計》《斥敵》等場都已成為久演不衰、膾炙人口的折子戲,他們既能獨立成篇,卻又是全劇中不可分割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全局閃爍出熠熠發光的迷人風采。

  • 上一篇:電大開放教育畢業論文
  • 下一篇:拆解樊登的三段人生經歷,我學會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