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園林主的遭與,身世,心境與造園的關系

園林主的遭與,身世,心境與造園的關系

如果沒有那些已經飄蕩在歷史空間裏的逝去的人,如果少了時間坐標上發生過的塵俗之事,園林是什麽?外鄉人也好,蘇州人也好,第壹次走進那壹處園林,看見的可能僅僅只是房子,花草,假山,在建築學者眼裏是壹個個經典,攝影家關心鏡頭裏的四季變化早晨黃昏光線的微妙顫動,最多聽到的還是職業導遊口齒清晰、思路明晰的講解。

園林是以前的人家,以前的人家有以前的故事,睹物思人,園林是緬懷追思之地,未必是親人故交,壹般這些人都太有錢,有權勢,走進園林其實好象在翻書,風景如詩,關於這些人的故事就是小說,野史往往好過檔案卷宗的肅穆,網師園的很多往事值得壹翻。網師園在古城東南隅的闊家頭巷,走進去,小巷子裏擺著不少舊貨攤,北京城慈禧太後的照片都有賣,然後就終於看見壹塊空闊的地方,設轅門,有照墻,規模不大不小不太顯赫也不顯寒酸,規矩有內涵的黑色大門,比較有特色的是門口兩邊有抱鼓石,是獅子滾繡球的浮雕,被很多剛買好門票的手快意撫摩而過,所以鋥亮,顏色不僅古舊而且滋潤,網師園的門臉很有閱歷,但不象拙政園那麽氣宇軒昂,網師園比較斯文,它最早叫萬卷堂,讀書破萬卷,並且讀的盡是宋版。

網師園的最早造園在八百年前,南宋紹興年間,吏部侍郎史正誌,因反對張浚北伐而被劾罷官,淳熙年間在這裏建萬卷堂,列書四十二櫥,其中以寫本居多對門造花圃,名漁隱,廣植牡丹五百本,花開富貴,閉門讀書。明《姑蘇誌》、隆慶《長洲縣誌》引《施氏叢鈔》雲:“正誌,揚州人,造帶城橋宅及花圃費壹百五十萬緡。僅壹傳,圃先廢。”廢的結果是這個花園開始出現在當時的二手房市場,開價極其低廉,“僦直十萬緡”,但還是沒人買,掛在市面上好多天,最後以成本百分之壹的價格賣給了常州丁姓,僅得壹萬五千緡。丁某人好象也不靈光,沒多久就又賣掉了,最可惜是那些書,元人撰寫的《吳中舊事》記載:“始則論斤買為故紙,其後勢家每櫥止得壹十千,卷席而去”。我們猜想那些珍貴的“寫本”應該是起碼唐朝的文物了,賣了房子再賣書,遙想當初史侍郎搬家的船隊從葑門進入,延綿浩蕩著半個蘇州城,氣勢何等驚人,不做官,求田問舍,說不行就不行了,是子弟無能,也是少了門閥的高貴。

作為壹處可供出售的房產,網師園的命運似乎壹直很不幸福。網師園名字的首次出現已經是清朝乾隆盛世的事。當時,蘇州人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少年時代經常去萬卷堂故址遊玩,退休以後在此營造別業,作為奉母養親的地方,名網師小築,網師是蘇州人對漁夫的別稱,漁夫更好聽的叫法是“漁父”,簡直是屈原的老師,總之要“歸隱”,好象蘇州所有的園林當時都是為此目的建造的,著名的文化人跟退休官員交往,園林是自己的家,也是社交俱樂部。宋宗元的鄰居沈德潛是乾隆以下的當代第壹詩人,他的姐夫彭啟豐是狀元郎,大家雲集,無非琴棋書畫,詩酒流連,乾隆二十三年,彭啟豐來園參加元宵張燈宴樂並賦詩。壹時之盛啊,網師園好象總彌漫著文藝沙龍的氣息了。可是跟宋朝的史家壹樣,清朝的宋家,也沒能讓網師園流傳到哪怕孫子輩手裏。宋宗元六十九歲那年死後,他的兒子,還是壹位“太學生”,跟今天的博士都高明吧,跟人發生訴訟,官司壹打銀子花光,沒錢了就賣房子賣地,壹半產業就歸了人家。沒幾年,園子再次荒廢,野草過膝,無人問津。

乾隆末,園為太倉富商瞿遠村購得。當時他是偶然路過,看見喬木古石大半損失,已經不成樣子,壹問,主人正打算賣掉,於是重構增置亭臺竹木,半易網師舊觀,乾隆六十年端午節那天,園子修復竣工,他邀請名流錢大昕等老友談宴園中,錢大昕有《網師園記》,記載了當時園中有梅花鐵石山房、小山叢桂軒、月到風來亭、竹外壹枝軒、雲岡諸勝。

換了主人,園子在外人口中成了瞿園、蘧園,瞿遠村倒還是中意原來“網師”的意境,這壹點見識就不俗。網師園占地八畝,“地只數畝,而有紆回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雲水相忘之樂。”它今天基本的面貌、布局也就奠定了。當時園中盛植牡丹芍藥,延續著宋代萬卷堂的富貴景象,嘉慶年間,網師園有“看花車馬聲如沸”的喧鬧。

以後,網師園又開始了轉手,並且速度越來越快,瞿氏有園不過三十年,道光初年即轉歸天都吳氏。同治初,園歸江蘇按察使李鴻裔。因與蘇舜欽所建滄浪亭相近,李氏自號“蘇鄰”,並改園名為“蘇鄰小築”。光緒二十二年,嗣子李少眉增建擷秀樓。三十三年,吉林將軍達桂曾攜眷來蘇,網師園裏開始有了武將,武將也是儒將,居住此園,自撰《網師園記》述其事,這就快民國了,吉林將軍曾經在白山黑水騎馬打仗,他的老戰友程德全當時正好是江蘇巡撫,巡撫衙門離網師園很近,武將們也在網師園聚會,直到辛亥革命前壹年,達桂搬出網師園。沒多久,在離網師園很近的地方,程德全用竹竿挑了幾片衙門屋頂的瓦片下來,就當上了新政府都督,再以後,跑到城外廟裏出了家,這是後話。

1917年,張作霖以30萬銀元購得此園,專門贈與其師奉天將軍張錫鑾做七十大壽的賀禮 。張錫鑾曾經是張作霖土匪剛變官軍那會的頂頭上司,據說寫的邊塞詩十分了得,是北洋元老,網師園也改稱“逸園”,時有蘿月亭、荷花池、殿春簃諸勝,尤以十二生肖疊石形象為別處罕見。奇怪的是送禮的受禮的都沒來過這裏,五年裏張錫鑾壹天也沒住過網師園。雖然沒住過,但也不是枉擔個虛名,老長官的面子有了,住與不住沒關系,張錫鑾應該不缺房子。網師園倒是從來不缺名人,特別是藝術家。

1932年,因為爆發滬凇抗戰,暨南大學附中部遷蘇,著名作家曹聚仁先是住在滄浪亭邊上,後來移居到了網師園。曹聚仁記得當時有“壹處大棗園,後面壹排房子,掛著壹幅柏木的對聯:“庭前古木老於我,樹外斜陽紅到人”,配的上“古樸”的考語”,在蘇州的這些日子他晚上聽楊乃珍的琵琶,嚦嚦鶯聲縈系著“三十年前光裕社舊景”,白天到觀前街吳苑吃茶,這樣逍遙的歲月,曹聚仁晚年在香港回憶到:“要不是我太年輕,真可以在那兒終老了”。網師園在民國時代壹度引來了各方名流如葉恭綽,如海內知名的大畫家張善孖 、張大千昆仲,特別是張氏兄弟在網師園,不僅先後寓居4年,還在網師園豢養了壹只老虎,留下壹段畫壇佳話。

張大千是四川內江人,30年代的中國山水畫壇有南張(大千)北 溥(心畬)之說。和曹聚仁壹樣,張大千當時從上海來到的蘇州,他與張錫鑾的兒子張師黃相交甚密,便有了借寓網師園的機會。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孖也是著名畫家,曾兩次到日本專攻繪畫,尤以畫虎最著,自號“虎癡”、“虎髯”,時人則稱他為“虎公”、“張老虎”。1935年,工農紅軍在萬裏長征,國民黨師長郝夢麟被調入貴州,參加圍剿。他的部隊在黔岱的深山洞窟裏抓到壹虎崽,不久帶回漢口“綏靖公署”,送給總參議朱伯林,時間長了,乳虎成了小老虎,每日再跟家裏的孩子玩耍不免危險,朱伯林知道老友張善孖善畫虎,就打個電報到蘇州,問送妳壹頭老虎要不要,這樣的電報實在好玩,而張善孖接到電報是喜出望外-----為了畫好老虎,他是養過老虎的,不過還是以前在四川的時候,這只老虎大概吃肉比較厲害,肉多生痰不幸夭折了,張善孖壹直引為憾事。現在佳音傳來,他立刻抱病專門去了漢口,載虎歸來,網師園裏的假山洞成了幼虎的新家。當他抱著小虎穿過蘇州的繁華街道時,觀者驚詫,壹時轟動。關於郝夢麟,今天我們在《毛選》上還能看見他的名字,因為他死的壯烈,是中國軍人的楷模,在華北抗戰期間,戰場上規模最大,歷時最久,敵我雙方傷亡慘重的忻口戰役中,已經是軍長的郝夢麟將軍作為中路兵團總指揮,親臨前線指揮,不幸中彈。彌留之際,還高呼殺敵,這也是題外話了。

大風堂兄弟在網師園畫畫。郝夢麟抓到的這只小老虎據說最愛喝鮮牛奶,極通人性,張善孖與之朝夕相處親昵非凡,常以虎姿入畫。張大千與張善孖還合作畫虎十二幅,名為〈十二金衩圖〉,以虎喻美人,是壹點禪機,可惜這入畫的“美女”即使是大聲打個噴嚏,在人聽來就是發出了虎嘯,有壹次有客來訪,為虎所驚,張善孖在它頭上以折扇輕擊三下,虎兒認為主人當眾羞辱了自己,委屈之下竟三日不進飲食,日夜做哀戚之聲,此事居然驚動了城外的高僧靈巖寺方丈印光大師,印光親自來網師園看虎兒,也是緣分。虎兒壹見印光,立刻以頭觸地,流淚不已,讓看破紅塵的高僧也大為感慨,為它摩頂祈禱。三天後,虎兒還是夭折了,張善孖為之感傷不已,建冢立碑。1982年,張大千在海外仍然牽掛著這件往事,寫下了“先仲兄所豢虎兒之墓”寄回蘇州,今天這壹手跡已經鐫刻成碑,砌放在當時埋虎骨之處。

抗日戰爭爆發前,張氏兄弟先後離去,園主家境中落,網師園在1940年又換了主人,這次是何亞農。何亞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收藏文物書畫甚富,還是蔣介石的老師,購得此園後,何氏費時三年,全面整修並充實古玩書畫。日本人占領蘇州時期,許多古典園林遭受了巨創,園林裏養軍馬,糞便遍地,精美的雕刻被拆了燒火。何亞農的網師園好象沒什麽麻煩,他是“有辦法的人”,他在蘇州的房子也不止網師園壹處,今天的南園賓館當年也是他的產業,當時何亞農是住在十全街南園。網師園是八年抗戰中蘇州城裏的壹個“異數”,直到日本宣布投降之日,網師園的主人連夜只身出逃了,後在病死在了北平。

意外壹直在發生。蘇州解放不久,他南園的房子成為蘇州市的外賓招待所,招待所的工作人員在打掃衛生時,在壹間浴室的後墻上,發現壹扇活動的門板,門板內是壹間藏寶的密室,密室的二層樓閣上,堆放了數十箱上了封條的何氏藏物。工作人員報告了蘇州市文管會,文管會派人來接收,藏物多為書畫、石章和瓷器。

之前,他家的兒女已經出走四方。這批密藏發現時,何氏後人在1950年就將網師園捐獻給了國家,自然,這批珍貴的字畫瓷器也自願捐獻給了國家,今天庋藏於蘇州博物館。

網師園的這些往事,經時間的打磨,他們的顏色是溫潤的,已經沒有了激烈的現時感受,我們進入園子前,知道壹點,步子也許會走的慢些,眼睛裏看到的,就不只是房子的雕梁畫棟,亭堂擺設的奢華考究。走進網師園,我們是在拜訪壹戶前朝人家,做時間的旅行。

進門後,最先可以特別介紹的,是那座細磚門樓,還是乾隆間物,雕鏤精美,被譽為蘇州古典園林中同類門樓之冠,“藻耀高翔”,如同“恭喜發財”都是吉利話,然後就進到“萬卷堂”,裏面有銅鼓壹面,是蘇州園林不多見的古物。網師園最著名的壹幅對聯在濯纓水閣裏,是鄭板橋的壹筆字:“曾三顏四,禹寸陶分”,才八個字,四個典故,看不懂象在猜謎,看懂了可能也覺得奇怪:中國文化在蘇州安逸的園林裏壹般是鼓勵大家放松,休息,隨意,不去想,閉門納福,以鄭板橋的風骨,他在勸大家抓緊,充電,莫等閑,自我反省,意思總是積極而肯定生命的,古人也有忙碌的,鄭板橋不是蘇州財主,鄭板橋是勞碌命。

今天網師園在世界上最大的名氣得自殿春簃,她有壹個拷貝的版本,叫“明軒”,就是“明朝的軒”吧,放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樣的克隆實現了這樣的野心:在世界上地價最高的壹處摩天高樓裏,嘗試復原東方古老國家的私人花園,1981年,他們做到了。在剛剛開放的年代,好多有機會第壹批出差到紐約的國人第壹眼是驚訝,然後是自豪。除了壹次成功的文化交流的意義重大,這景象的確具有超現實的怪誕氛圍。是在壹幢鋼筋水泥的大樓裏啊。而今天,法學家甚至開始關註大都會博物館中國文物的合法性。

回到安靜的網師園,回到殿春簃,這裏是適合讀書的院落,書房套著書房,春天連著春天,書挨著書,花開花謝,雲淡人淡墨也淡,少人打攪。殿春簃的境界是含蓄的,芍藥花在春天最晚的時候才姍姍來遲,仿佛庭院西南隅的涵碧泉,幽深不語的姿態,如果不是1958年整修時意外挖出了刻著“涵碧泉”三字的石頭,按照發現就此挖掘,這眼泉水也許就甘願埋沒了。這裏有冷泉亭,是砌在墻裏只有壹半的那種亭子,裏面放著壹塊姿態奇峻古拙的靈璧石,“高3米余,形如蒼鷹展翅欲飛,擊之凈凈有聲”,石頭來歷不俗,據傳為桃花塢舊物,唐伯虎家裏的東西。

看松讀畫軒前有八百年古柏,還是南宋所植,冬日坐此軒賞雪最佳。園子裏還有二百余年的白皮松,前面設茶座,走累了,大可以歇腳此地,少人打擾。網師園裏有蘇州園林最小的壹座石橋,名引靜橋,形式感極強。橋下壁間嵌壹石,刻“檠澗”二字,青綠色澤古雅可愛,也是宋朝的東西,就象網師園本身,不大,往事很多。

汗...因為LZ問的好寬泛...

這個不知道行不行

  • 上一篇:書單號模板圖片高清-如何操作抖音書單號,有哪些細節要註意?
  • 下一篇:首都博物館(新館)票價多少錢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