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哪咤究竟是誰的兒子?

哪咤究竟是誰的兒子?

編者按:最近,隨著《哪咤之魔童降世》的上映,國產動畫與哪咤、封神話題又被吹爆,某瓣評高分,遠超同期的《獅子王》(7.4),上映首周便取得了3億多的票房,其打算打造“封神宇宙”的設想更受到了諸多歡迎。但該片的劇情與設定還是引起了諸多爭議。不少網友認為影片對哪咤時“魔童”的設定是壹種顛覆,從情節到人物關系幾乎都與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不同,壹時之間難以接受。畢竟現在網絡發達,連哪咤是太乙真人的私生子這種怪論都會出現。那麽,“三頭六臂”的哪咤三太子真正的歷史形象到底是什麽樣子的?又是怎麽來的呢?

▲不是廣告哦,單純因為這張海報的哪咤帥(圖片來自於網絡)

其實,神話故事本就是供普羅大眾消遣娛樂所用。雖然不少神話流傳到最後都帶有宣傳某種宗教或道德教化的作用,但神話故事本身是根據時代要求不同而不斷發展的。如果回溯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哪咤的故事與形象也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魔童”也不是壹天長成的。

▲經典的哪咤動畫形象與《魔童降世》中哪咤的對比,差距是有點大哈

哪咤壹詞,源出於梵語音譯Nalakūvara 或Nalakūbala的簡稱,全稱有那羅鳩婆、哪咤俱伐羅、哪咤俱缽羅等,指的是佛教內的壹位神祇。可能由於“哪咤”壹詞是開頭的兩個音節,易於傳誦,因此其名稱最後簡化固定為哪咤。在唐代翻譯的佛教典籍《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中,哪咤被稱為“哪咤鳩缽羅藥叉大將”,在同時期翻譯的佛教典籍中,哪咤又有“南方哪咤鬼神王”或“召哪咤鳩伐羅天王”等稱號,且出現頻率不低。因此,哪咤打跟兒起是屬於佛教系統的。

在佛教中,哪咤是屬於夜叉神系統的護法神,其職責是衛護佛法,蕩滌世間邪惡。既然是護法神,那麽自然在佛教的呪中很多都有召哪咤的呪語, 本意為用呪語差遣哪咤護善除惡。《阿咤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神呪經》雲:“哪咤白佛言:‘世尊, 我神呪, 若壹切鬼神無有犯者, 壹切官事休息, 壹切怨家自然犯解。若欲作法, 入壇之時, 當呼我。我即如壹念項, 即至其所, 為作守護。’”可見哪咤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哪咤身上的蓮花裝飾代表著他源出佛教

在北宋之前,哪咤由於佛教典籍的流傳而漸為人所知。在此時期,哪咤的形象是佛教典籍中的原生形象,且說法不壹。有的典籍稱“三頭六臂擎天地” “八臂哪咤嚼生鐵。”有的則稱:“八臂哪咤三只眼”。(《魔童》裏曾短暫展示了其多臂的屬性)由於在佛教典籍中八臂的記載多於六臂,因此八臂哪咤戰神的名稱流傳較廣(至於八是否是因為六字在傳抄時出現脫佚,尚無定論)。有的典籍甚至沒有提到八臂與六臂的形象,只說“哪咤天神七寶莊嚴,左手令執口齒, 右手詫腰上令執三戟槊,其神足下, 作壹藥叉女住趺坐, 並作青黑色少赤。”而在敦煌壁畫中,最早在晚唐時期,出現了童子哪咤的形象,但並不是哪咤的普遍形象。

雖然形象不壹,但忿怒、威猛是哪咤形象的特質。佛經中對哪咤嚼生鐵、擎天地、踩夜叉、多手腳的描述是最好的佐證。但需要註意的是,在這壹時期的佛經中,並沒有明確說哪咤是孩童形象。對於其身世也有兩種說法,壹為毗沙門天王之孫,另壹種說法為毗沙門天王第三太子。由於在唐代宮廷中比較認可後壹種說法,因此哪咤三太子的說法占據了主流。雖然佛教中的諸多雜亂敘述為後世哪咤神話的源頭,但此時的哪咤形象和後世的描述相差甚遠,而其父也是佛教天王,而非有道家背景的李靖。

▲手持幡幢的毗沙門天王,和李靖的形象差得很遠

兩宋時期,隨著市民階層的擴大,文化的興盛,在勾欄瓦舍中流傳的故事越來越多。許多有名的歷史人物,佛道人物都被編入了故事之中,他們的形象也發生了變化。前敘哪咤之父毗沙門天王,在此時逐漸演變為大唐戰神李靖,在元末楊景賢《楊東來批評〈西遊記〉》, 第九出“神佛降孫” 戲裏, 李靖已為天王, 上場詩雲:“天兵百萬總歸降, 金塔高舉鎮北方。四海盡知名與姓, 毗沙門下李天王。”而戲曲《西遊記》的情節, 應早於元代, 當產生於宋代的說話。因此, 佛教的毗沙門天王在南宋時已演化為李靖。(關於李靖形象的演變,詳見冷兵器研究所《大唐戰神李靖在神話傳說中為何會變成庸碌無能的中年男人?》壹文)哪咤成為李靖之子, 是哪咤神形象演化的極為重要的壹步。從此, 哪咤神由印度國血統轉化為中國血統。哪咤神的形象由兇惡的夜叉開始轉變為中國正神。

▲佛教的金剛夜叉明王,形象亦是佛教中常見的三頭六臂,相反在道教中,三頭六臂的哪咤是個異類

同時,哪咤的家世故事也逐漸豐富了起來。如“三蘇”之壹的蘇轍就曾作詩《哪咤》雲:“北方天王有狂子, 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難教語, 寶塔令父左右舉。兒來見佛頭輒俯, 且與拜父略相似……”在詩中,哪咤悖逆父母,只知禮佛,佛祖為了教化他,讓其父舉著代表佛的寶塔,由此父子二人才和解。蘇轍是北宋時人,雖然這時毗沙門天王還未變成李靖,但悖逆血親,父以寶塔降服等故事元素,已經與後世的哪咤故事較為接近。到了南宋時期,在佛教典籍中首次出現了“哪咤析骨還父, 析肉還母, 如何是哪咤本來身?”這樣的記載。且許多僧人都十分樂意討論哪咤,在南宋《禪宗頌古聯珠通集》中,先後有數個法師討論哪咤削肉還母, 析骨還父的故事。可見哪咤析骨削肉的故事在南宋時期已十分流行,但其仍和佛教密不可分。

▲多少人小時候看到這兒是被氣哭的而不是感動哭的?

到了明代,《西遊記》以佛教的哪咤事跡、宋以來的話本故事, 民間傳說為素材, 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虛構, 創造了新的中國版的哪咤形象。將哪咤由佛教護法神的形象逐漸推向了外道內佛。《西遊記》第四回描繪哪咤:“總角才遮囟, 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秀骨更清妍。誠為天上麒麟子, 更是煙霞彩鳳仙。龍種自然非俗相, 妙齡端不類塵凡。身帶六般神器械, 飛騰變化廣無邊。今受玉帝金口詔,敕封海會號三壇。”其外在的形象儼然變成了壹個道教仙童的模樣。哪咤的身份也由此向道教靠攏,不僅成為了仙將李靖的三太子,更是玉皇大帝的重要將領。但在與妖魔的戰鬥中,哪咤仍保留著原來佛教記載的三頭六臂的形象。如在《西遊記》第五十回,“(哪咤)將身壹變, 變作三頭六臂, 手持六般兵器, 望妖魔砍來。”

在《西遊記》中,哪咤削肉析骨的故事雖然更加完善,但仍是佛教故事,且與後世有許多不同。首先在《西遊記》中,哪咤所殺為海中蛟龍,至於蛟龍的名稱身份交代的並不明確。其次則是哪咤之死是為父所逼最後自殺,而非為龍王所逼。哪咤死後魂魄飛到西天,是佛祖以藕為骨,以荷葉為衣救了哪咤,而非太乙真人。最後,哪咤復活後找父索命,為調節二人矛盾,佛祖賜李靖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以鎮住哪咤。而在《封神演義》中,李靖與哪咤三戰三逃,由燃燈道人賜塔後,才得以鎮住哪咤。至此,哪咤的故事大為豐富,且哪咤的形象已經基本完成了本土化改造,但是李靖與哪咤的父子矛盾仍然是有悖人倫。如李靖逼死哪咤,雖然符合倫理,但不合人情。這也為後來哪咤的故事進壹步豐富與發展留下了空間。

▲陳浩民版的哪咤雖然形象不太符合,但演技還是很到位,小時候看壹次哭壹次

比《西遊記》稍晚的《封神演義》的出現,徹底定格了哪咤的形象。《封神演義》用了更多的筆墨來描寫哪咤,寫出其從壹個頑劣無知的孩童少年,成長為壹個勇武果敢的仙將的經歷。相比於《西遊記》中的簡略敘述,《封神演義》中的哪咤故事更為曲折動人,更有戲劇色彩。如哪咤之死是為救父母而死,其復活也不單單是《西遊記》中的蓮花化身,還經歷了父子情感糾葛,這些故事相比於《西遊記》中的,更具人情味,也更有教化意義。因此《封神演義》中哪咤的形象比《西遊記》中的哪咤更加廣為流傳。

▲可能是故事流傳中出現的硬性BUG吧,李靖借助外力讓哪咤最終認他為父,這父子之情也太扭曲了

不僅如此,《封神演義》更是將哪咤的演化為純粹的道教神祇。從《封神演義》的哪咤故事來看,其故事藍本大體是做於明初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同時兼采其它傳說,將哪咤身上的佛教印跡完全抹去。如將哪咤的身世進壹步延伸至投胎前,稱其為“靈珠子”轉世,而救哪咤者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與《西遊記》中,皆是佛祖,但《封神演義》中則替換為了太乙真人,賜李靖塔者也由佛祖變成燃燈道人。雖然《西遊記》中哪咤的外在形象與《封神演義》中差別不大,但是手中的武器也發生了變化,在《西遊記》中,哪咤所用六件兵器為“砍妖劍、斬妖刀、縛妖索、降魔杵、繡球兒, 火輪兒。”而在《封神演義》中,哪咤的兵器變為火尖槍、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金磚等,且基本都是太乙真人傳授,帶有佛教色彩的“降魔杵”則完全被派除在外。

▲動畫《大鬧天宮》中,哪咤以火尖槍、混天綾、乾坤圈與大聖相鬥,其實在西遊宇宙裏,哪咤是沒有這些兵器的

至此,哪咤完全完成了由佛入道的轉換,除了蓮花化身復活外,他身上再無佛教印記。從哪咤由佛教守護神到道教仙人的數百年形象轉變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早期的哪咤形象是隨著底層民眾信仰的佛教在不斷地傳播。隨著哪咤的名聲越來越大,其逐漸脫離宗教,而轉入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形成自身的發展路徑,他身上的故事也在百姓的附會和演繹中越來越豐富,由此,形象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

到了後期,由於《封神演義》中對哪咤的傳說描寫的最精彩,哪咤的形象也更豐富,其形象也就由此定型。至於在哪咤故事與形象的發展過程中,是否存在佛道主動相爭的情況,我們並不能完全確定,畢竟儒釋道之間互相融合的情況多於分裂。神話人物廣為流傳的前提是老百姓的喜歡,如果佛教沒辦法讓自己的神祇變得有吸引力,那麽道教改造壹下又何妨呢?同理,如果《封神演義》中的哪咤故事大家已經聽膩了,那麽現代人改造壹下又有何妨呢?

  • 上一篇:認清成長的方向 850字作文
  • 下一篇:運用信息技術對體育課的教學有哪些好處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