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教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教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並廣泛滲透於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隨之發生變化,國內的教育教學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的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的不斷推廣,多媒體計算機和校園網逐步普及,多媒體、網絡教學以它的生動性、直觀性、參與性等特點,調動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關註、質疑和進壹步探討的興趣,幫助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而在現時的課堂教學中,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沒有得到合理運用的現象普遍存在:有的課堂壹節課幾乎都是教師在展示課件的內容,學生沒有思考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有的老師操作的課件只是從網上下載下來,沒有根據自己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修改,便拿到課堂上用,課件看起來十分精美生動,內容卻未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因此實效不大。如何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成為擺在教師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我校確定了“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研究課題,在語文科開展實驗研究,通過三年的實踐,取得了壹定的成效。

壹、利用網絡資源的廣泛性,拓展學生的閱讀範圍,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單靠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受時空的限制,難以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而網絡資源以其獨有的優勢,能在瞬間把古今中外的“相似”、“相關”的文章呈現出來,給學生提供具體可感的語言材料和充分閱讀的平臺。

1、發揮網絡優勢,激發閱讀興趣

多媒體制作的閱讀資料,可以借助絢麗的色彩、形象的動畫、生動的語言、美妙的音樂等,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課文《開國大典》寫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空前盛況,反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歡樂心情,表達了我國人民熱愛中國***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領袖、熱愛人民軍隊的思想感情。由於年代的久遠,學生不可能感受到當年那種激動人心、歡欣鼓舞的場面。實驗老師則利用網絡資源——電影《開國大典》來彌補這壹不足之處。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感知課文主旨的基礎上,播放截取的電影《開國大典》片斷,學生的情緒壹下子被調動起來了。電影綜合運用圖像、聲音、色彩、音樂、語言、情節、背景活動等再現了當時的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學生的情感與電影中壹個個活生生的人物的情感也在漸漸溝通。電影把學生帶到了開國大典的情境中,讓他們親自感受開國大典的盛況,初步體會到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建立新中國、創業之艱難、心情之興奮、自豪。學生在課文與電影的緊密結合中參與、建構,整個課堂充盈著壹種濃濃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這樣,網絡資源為學生學習課文提供了最有利的因素,大大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2、建立閱讀網站,提供閱讀材料

教師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材料,建立有助於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網頁,存放到學校的網站上,或存放到本地局域網超鏈接到Internet,使學生通過超鏈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閱讀的素材。我們從以下三個途徑向學生推薦書籍:(1)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裏“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向學生推薦讀物。《語文課程標準》建議向學生推薦童話、寓言、成語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中外名著(青少年版)等。所以,老師可以利用網絡查找有關的讀物,有目的,有計劃地建立專題閱讀網站,然後引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如學生通過專題閱讀歷史故事,可以了解古代人們的生活,了解古代的經濟、政治風貌等,這樣就可以完善知識結構,擴大視野。(2)結合教學內容推薦課外讀物。如學習了《人物描寫壹組》(《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臨死前的嚴監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課後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幾篇有關人物描寫的文章:《泥人張》《快手李》《守財奴》(葛朗臺臨死前的片段)等。讓學生通過廣泛閱讀,進壹步學習如何抓住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這樣,學生在以後的寫作中,就可以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些描寫人物的方法。

3、註重方法指導,養成閱讀習慣

達爾文說過:“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識莫過於學習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如同拿到了開啟知識之門的鑰匙。”我們教給學生以下幾種讀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1)做讀書筆記。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傳統的手寫摘錄,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摘錄在QQ空間或博客裏。三、四年級應以摘錄好詞佳句為主,五、六年級則以摘錄優美句子、精彩片斷,概括主要內容和寫讀書心得體會為主。日積月累,學生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豐富。(2)選擇科學的閱讀方法。科學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而閱讀方法的選擇應根據閱讀內容和閱讀需求來確定。假如閱讀的是語言優美的文章,想品味文中的優美語句,則應該采用精讀法,選擇重要的語句反復品讀,仔細琢磨,領會實質,學習寫法,積累語言;假如閱讀的是知識性讀物,只想作壹般性的了解,則應該采用略讀法,只要迅速掌握文章所介紹的知識內容就可以了;假如閱讀新聞報刊,則應該采用瀏覽法,可以選擇性地閱讀版面、標題、導語,快速了解新聞內容,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3)加強合作閱讀。我們把班中學生分成若幹個小組,閱讀能力強的與閱讀能力弱的相結合,讓他們互相幫助,***同促進。

4、展示閱讀成果,享受成功喜悅

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課題組組織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展示自己課外閱讀的成果,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1)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讓學生在班級的Q群裏進入同學的QQ空間,或進入同學的博客,互相觀摩同學的讀書筆記,通過投票評選出最佳讀書筆記。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在課堂上打開優秀的讀書筆記,讓學生觀摩學習,讓小作者享受成功的喜悅。(2)舉行信息發布會。讓學生把自己閱讀到的感興趣的信息,利用PowerPoint制成幻燈片,展示給大家看並進行演講交流。這樣壹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另壹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3)主題學習網站的評比。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壹文後,我們讓學生開展了以圓明園為主題的探究性活動,全班分為“名園概貌”、“名園風光”、“名園收藏”、“名園浩劫”、“名園論壇”五個小組,通過課余的網上搜索,以小組為單位,將搜集到的資料整理制成圓明園主題網頁。利用局域網作為平臺,分組展示小組的學習成果。這樣,以主題網站的形式來探究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模式,促進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變革,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目標。

二、利用網絡資源的開放性,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寫作能力。

融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集成信息的網絡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為作文教學註入了新的活力,它對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老師通過信息技術,從網絡上選擇所需要的各種信息,把相關的聲音、圖片、錄像、文字等各種多媒體資料有機地整合在壹起,做成所需的教學課件。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氛圍,使學生在壹種既虛擬又真實的生活空間裏獲得深刻的印象和真實的感受。在上“介紹喜歡的小動物”的作文指導課時,老師先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查找各種有關貓、狗等動物的聲音、圖像、視頻,並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種頑皮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時而嬉戲,時而進食、時而睡覺,學生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腦海裏已形成了生動的形象,對小動物有了深入的了解,喜愛之情也油然而生,表達的欲望被點燃了,“要我寫”自然而然地變成了“我要寫”。

2、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互聯網上的強大信息量,為學生展現了大量生動的信息素材,學生走進了網絡,會使他們在有限的生活空間裏讓視野變得非常寬廣,讓單純的生活閱歷變得豐富多彩。面對網絡上無限的信息,學生通過瀏覽,自由選擇適用於自己習作的相關資源。在上作文指導課“介紹自己的家鄉特產”時,老師指導學生在課前搜集產品的外部特征、營養價值等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讓學生說說自己準備介紹的產品,學生不但介紹得非常具體,還補充了產品其他方面的知識,寫起作文來更是得心應手。經課後調查,94%的學生都有通過網絡去搜集相關的資料。由此可見,網絡上無限的信息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3、提高學生的互評能力

因為網絡是壹個多元的空間,具有開放性,學生之間的交流方便快捷,學生都樂於參與,我們利用這壹點引導學生互評作文。如上完“介紹家鄉壹種特產”指導課後,教師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放在QQ空間上,先在留言版那裏給自己的作文打打分。身為管理員的老師發出壹條公告:“同學的QQ空間新增加了本單元的作文,大家去看看,當當小老師,給他們打打分,提提建議!”公告壹出,學生的興趣更濃了。兩天後,老師到學生們的空間瀏覽的時候,習作下面已經多了本班學生的個性化留言,評價還很中肯。

4、保持學生寫作的動力

文章長期被保存在網絡上,不斷地接受別人的評價、得到別人的贊美,如“妳寫得真不錯,看了妳的文章,使我很感動”、“我真羨慕,能把作文寫得這麽有意思”、“妳寫得真美”,甚至有壹些在我們眼裏看起來不算好的作文,也會有不同的追隨者。孩子們從中獲得寫作的信心,從而激發了寫作的動力。即使是寫得不怎麽出色的文章,也會在網絡中得到別人的鼓勵,大家會從不同的角度發現習作中的許多亮點。這與僅僅得到老師壹個人的評價,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時間壹長,許多學生都說:“我以前寫作文很沒有信心,總覺得自己的作文寫不好。現在,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和希望,我壹定能寫出更好的文章。”這樣產生的寫作動力是什麽都不能比及的。孩子有了動力,寫作對他們來說,自然就不再是壹件難事了。

三、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性,整合網絡、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網絡資源信息量大、內容充實、形象豐富,實驗教師充分開發、組合和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老師抓住學生求新求異的閱讀興趣,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凸顯課文鮮明的時代色彩和現代科技含量,並設計專題研究小欄目,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借助網絡資源進行專題閱讀,拓展視野。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學習觀念得到更新。學習的方式多樣,學習結果也個性化,適應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生對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的學習方式感到新鮮有趣、有成功感,主動參與探究的熱情高漲,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課後,主動閱讀、合作探究的氛圍更濃。

2、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課題研究實踐中,我們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課堂教學更加突出了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學《向往奧運》壹文時,由於文章寫於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之時,而我們國家已於去年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充分開發、利用相關資源,除了引導學生感受國人申奧成功時的喜悅,還引導學生感受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喜悅。老師先從網上收集北京奧運會從聖火傳遞到開幕式再到奧運賽場奪冠的壹個個感人的故事和精彩畫面,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源展現課文所蘊含的人文因素,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真切地感受到和平、友誼和進步的奧林匹克精神,深深地體會到舉辦奧運會是壹件多麽令人驕傲的事情,它對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有著多麽深遠的影響。豐富的教學資源,突顯的人文因素,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們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突破時空界限,豐富學生的各種感知,充實學生的各種表象認識。在研究中,我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利用網絡資源的獨特優勢,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 上一篇:畢業詩歌朗誦稿
  • 下一篇:簡筆畫興趣活動總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