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故都的秋郁秋夫資料

故都的秋郁秋夫資料

郁達夫(1896.12.07~1945.09.17),原名郁文,幼名蔭生,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沈淪》《故都的秋》《春風沈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成就影響

郁達夫在文學創作上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因此,他常常把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小說和散文的創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飾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個性和人生際遇,郁達夫的自傳體小說代表作品是《沈淪》,郁達夫在《沈淪》中大膽地描寫了男女性愛、性心理,同時也發出了“祖國呀祖國!我的死都是妳害我的!”“妳快富起來吧!強起來吧!”“妳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裏受苦呢”的悲號。這篇自傳體小說壹出版,立即在中國文壇引起了軒然大波,受“五四”運動洗禮後的青年壹代,從他的小說中找到了與自己心靈相撞的東西,那些不敢與封建道德決裂的文人,也把矛頭直接指向了郁達夫。郁達夫在自傳體小說中,除了反映下層知識分子失意、苦悶外,還有壹些作品通過知識分子的視角反映處於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表現了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和關懷,如《春風沈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達夫書法(15張)  郁達夫的自傳體小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層知識分子,他們的生活窮困潦倒,因此充滿了失意和頹傷的情感。這些患有嚴重憂郁癥的落魄知識分子,是當時社會的“零余人”形象,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說的格調偏於低沈。 2.在小說中大膽直率地進行心理描寫。尤其被評論家所詬病的,是小說中毫不掩飾的對病態、畸形的性心理進行了直白的描寫,這壹點是不能被中國的道學家所接納的。第壹個站出來為郁達夫的小說進行正面評論的是周作人,他認為“《沈淪》中雖然有猥褻的分子而無不道德的性質”,因此,他認為《沈淪》是壹件藝術品。 3.以散文的手法進行小說的創作。郁達夫是壹個情緒化的人物,這也影響到了他的小說創作,在寫小說時,他是憑著主觀思路去寫的,很少顧及到小說創作中的人物、情節、環境等寫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觀抒情的東西寫進作品中,尤其是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非常的細膩,這種小說散文化的傾向對後來的作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因為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壹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壹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 郁達夫小說的藝術特點: 1:自敘傳的寫法 2:自然流動的抒情結構 3:病態的心理,潛意識心理的描寫 郁達夫散文中的“自敘傳”色彩 郁達夫的散文無壹例外是“自我的表現”,而且是“自敘傳”式的自我表現,是最為坦誠、露骨的自我表現。在郁達夫看來,小說帶有作家的自敘傳,“現代的散文,卻更是帶有自敘傳的色彩。”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著這壹原則構造的。他不加掩飾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將自己的信仰、習慣、性格甚至病態也大白於天下,以壹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現了在舊社會的壓迫、窒息下青年壹代的精神苦悶,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樹壹幟的散文特色。這種特色就是感傷的弱者的情調,浪漫的青年覺醒者的理想,反壓迫的民主主義者的傾向。

編輯本段散文創作

壹、散文創作特色 1、早期的散文創作 小說集《沈淪》出版 1921年10月,郁達夫的小說集《沈淪》由泰東圖書局出版。這是創造社出版的第壹本小說集,列為"創造社叢書第三種"(第壹種《女神》,郭沫若著;第二種《革命哲學》,朱謙之著)。收入小說《沈淪》、《南遷》和《銀灰色的死》三篇,另有《自序》。《沈淪》。《沈淪》以其"驚人的取材和大膽的描寫"(成仿吾)被稱為"開壹代風氣"之作;也引起封建衛道士們的反對,斥之為"不道德的文學"。 早期:(1920年—1933年)。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裏,他壹***寫了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議論雜文,表現了他從日本回國時滿懷希望的心情和見到滿目瘡咦的祖國後無限失望的感嘆,既有他對革命的前途感傷悲觀的思想,又有對革命慷慨激昂,疾聲吶喊的激進的理論

郁達夫作品圖片(12張)。 首先,強烈地表現作家個性,這是郁達夫散文創作的理論認識,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散文中無所顧忌地對自己的思想、生活細節進行詳細的描寫,非常強效地表現了他“自敘傳”的獨特風格。第二,憂郁感傷的情雕。郁達夫的散文,與小說壹樣與眾不伺,憂郁感傷的情調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創作中。第三,恣肆坦誠、熱情呼號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另外,郁達夫散文中那種不拘形式縱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達夫的散文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回腸蕩氣的詩的情調,熱情坦白,毫無遮掩地表現了壹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裏的苦悶心情,展現出壹幅幅感傷,憂郁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2、中期的散文創作 中期:(1933年—1938年) 。這個時期,是他思想的壹個低潮期,由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極避世的道路,追求壹種落後的“名士”風度,留連往返於山林江湖。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為從封建舊營壘中出來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軟弱性和妥協性。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他憎惡現實,不願同流合汙,才逃遁的這壹面。 3、晚期的散文創作 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他參加了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他用筆參加戰鬥,寫下了許多政論文章,用自己熱情的聲音來鼓舞人們戰鬥。郁達夫早期散文創作的風格 感傷的源頭:被 二、郁達夫散文感傷情調的來源、表現及意義 1、摧折的女性之美 郁達夫雖然在散文中傷感得無以復加,但他也並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無論是傷感壓迫得他喘不過氣來的時候,還是幾乎墜入頹唐境地的時光,他的心中總有壹個誘惑著他的理想。這個理想談不上崇高,也不具備多麽深刻的內涵,但對郁達夫來說,卻具有巨大的人生魅力,是推動他奮鬥,創造的動力,這就是女人的愛。1927年郁達夫曾在日記中寫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引者註)的愛,那麽此後的創作力更要強些。啊!人生還是值得的,還是可以得到壹點意義的。”(《郁達夫研究資料》下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551頁。)在這之前,郁達夫在日記中還多次寫道:“我所要求的就是愛情”,“若有壹個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是肯的。”“若有壹個婦人,無論她是美是醜,能真心真意的愛我,我也願意為她死。”女人,在郁達夫的筆下被聖化了,愛,在郁達夫的意識與情感中被神化了,於是,他在自己的散文中只要寫到女人,特別是美麗的少女,他的筆下就充滿了浪漫的詩意。在輪船上他見到壹個“年約十八九的中西雜種的少女”,她的美,使郁達夫用近三百字來細細地刻劃她的外貌、衣著、姿態,還有她那肉體蒸發出來的“香味”。最後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地想:“我頭上那壹塊板,就是她曾經立過的地方。啊啊,要是她能愛我,就叫我用無論什麽方法去使她快樂,我也願意的。啊啊,所羅門當日的榮華,比起純潔的少女的愛情,只值得什麽?”郁達夫對女性的這神聖、癡想的情感,壹方面當然是“自我”理想的表現,另壹方面有分明映射著五四人的發現的光芒。周作人在《人的文學》中曾說過,女人和兒童的發現,是歐洲近代文明的產物。而對五四時期的中國來說,對女性的贊美和癡愛,那就不僅僅是壹種現代意識的表現,也是對封建禮教最直接的批判,因為,女性在封建規範中,不是被當作會說話的工具,就是被當作玩物,從來沒有獨立的人格尊嚴。所以 ,郁達夫將女性作為自己的理想來追求,這種行為和藝術傾向,雖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備“崇高”的屬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識卻是鮮明可見的。 2、感傷的表現形式及其意義 在郁達夫散文中,其強烈的傷感情緒表現為兩種形式:壹是頹廢,壹是憎恨。既然生活是無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廢物——既不能事業有成,又不能擺脫苦悶,郁達夫就幹脆自我放縱,手中有幾個錢就大嚼壹番,喝個亂醉;情感與性欲無法得到正常滿足,就偷看女人,尋妓女,聽土娼與客人調情,想上妓院(見《還鄉記》、《感傷的行旅》、《歸航》)。拼命地發泄壹個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態中滿足自我。這種情感和行為顯然具有消極性,這是郁達夫散文中不健康的內容,但卻絕不是反動的內容,絕不是與時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調。郁達夫主要是以這種病態來發泄壹個從封建禮教羈絆中覺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悶。這種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著五四“人的發現”所寄寓的積極的意味。 與之相比,郁達夫由感傷所發生的憎恨情緒其積極意義就更為鮮明了。他恨什麽呢?首先是恨社會,在《給壹個文學青年的公開狀》中,郁達夫以憤世嫉俗的筆調,在幾分玩世不恭,幾分無奈,幾分感慨中將社會的黑暗,下層人的不幸,來了個痛快的揭露,將自己對社會的憎恨作了十二分的強烈的表現。 由這種對社會的恨,郁達夫又自然地慨嘆自己生不逢時,對自己所處的時代表示了不滿。正如其在成名作小說《沈淪》中所說:“中國呀中國,妳怎麽不強大起來!”在郁達夫的筆下,他所處的這個軍閥混戰的時代,是最黑暗、最糟糕、最不人道、最無趣味,最無價值的時代,也當然就是最可憎惡的時代。在這裏,這位被傷感折磨得無處解脫的人,將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煩惱,所悲苦,壹齊傾向這個黑暗的時代,向壹個不人道的制度發出了壹個哀鳴著的青年的控訴,表現了顯而易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傾向,這種傾向雖不能說很深刻,但鮮明的態度、強烈的情緒卻也給這種傾向塗上了積極戰鬥的色彩。 3、郁達夫感傷情調的積極意味 這種積極的意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壹,郁達夫的頹廢以及這種頹廢的具體表現——性苦悶,不僅是壹己的感受,而且是作為壹個社會問題提出來的。這種頹廢和性苦悶,是當時青年的普遍心態,郁達夫則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現了這種“時代病”,從而將壹個尖銳的問題提到了歷史與社會面前,所以,具有積極性。第二,郁達夫的感傷、頹廢包含著對封建舊道德的自覺的挑戰。正如郭沫若在《郁達夫》中所說:“他那大膽的自我暴露,對於深藏在千年萬年的背甲裏的士大夫的虛偽,完全是壹種暴風雨式的閃擊,把壹些假道學,假才子們要驚得至於狂怒了。為什麽?就因為這樣露骨的真率,使他們感受著作假的困難。”

  • 上一篇:欲渡黃河冰塞川的後句是什麽
  • 下一篇:求作文的素材,我擅長寫物。不想寫人。題目如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